在星际战甲中,融合点(Endo)是强化MOD卡的核心资源,玩家需要通过高效方式积累这一关键材料。将从融合点获取机制、高收益地图推荐、战甲与武器配置策略、速刷技巧四大维度展开分析,帮助玩家构建最优刷取路径。
融合点获取机制与优先级
融合点的主要来源分为三类:
1. 敌人掉落与场景容器:部分精英敌人(如堕落重型机枪手)和特殊容器(Orokin遗迹中的储藏箱)可直接掉落融合点。
2. MOD卡分解:重复或低阶MOD分解后转化为融合点,高阶稀有MOD分解收益更高。
3. 任务结算奖励:部分任务类型(如仲裁、指数之场)直接提供融合点奖励。
优先级逻辑:高密度刷怪任务 > 高价值MOD掉落任务 > 直接融合点结算任务。前者通过分解大量MOD获得更高收益,后者适合急需少量融合点补足的情况。
高效刷取地点推荐
##
1. **塞德娜(Sedna)
Hydron(防御任务)**
优势:地图结构紧凑,敌人集中,10波次内可稳定获取30-50个MOD(分解后约800-1500融合点)。
适用阶段:中期玩家装备成型后效率最高,适合组队速刷。
技巧:使用范围伤害战甲(如Saryn、Volt)快速清场,10波次后重置任务以保持收益速率。
##
2. **木星(Jupiter)
Io(防御任务)**
优势:低等级门槛,敌人以Corpus单位为主,掉落大量步枪类MOD。单场20波次可分解约60个MOD(约1800融合点)。
配置建议:携带Nekros配合「掠夺(Desecrate)」增加尸体掉落,叠加资源掉落率加成道具。
##
3. **冥王星(Pluto)
Hieracon(挖掘任务)**
高强度收益区:深层挖掘(2000+ cryotic后)敌人等级提升至80+,MOD掉落率显著增加,同时任务奖励包含400-800融合点。
战术要点:优先保护2台挖掘机同步运作,使用Limbo或Frost隔绝敌人攻击,延长任务时间。
##
4. **海王星(Neptune)
Disruption任务(Kelpie)**
机制优势:击杀爆破使(Demolyst)必掉融合点(100-200点/只),配合高波次敌人MOD掉落,单局收益可达3000+融合点。
核心配置:使用高爆发武器(如科林斯Prime)快速击杀爆破使,搭配Nova减速控场。
##
5. 仲裁任务(Arbitrations)
后期天花板:仲裁无人机敌人掉落「生命精华」,每单位可兑换1000融合点,同时任务奖励包含Vitus核心(可兑换高阶MOD)。
注意事项:需完成全星图解锁,建议组队使用生存/防御类任务延长时长。
速刷配置与战术优化
##
1. 战甲选择
Nekros:核心掉落增幅角色,通过「掠夺」将尸体转化为额外掉落。
Khora:搭配「掠夺绞刑穹顶(Pilfering Strangledome)」MOD,控制与掉落双收益。
Hydroid:装备「贪夺触角(Pilfering Swarm)」MOD,触手攻击附加资源掉落。
##
2. 武器与MOD搭配
高范围清场武器:伊格尼斯亡魂(Ignis Wraith)、赤毒食人女魔,搭配「分裂弹头」与「致命速率」。
资源掉落增幅:携带「资源数量(Resource Booster)」「资源掉落率(Drop Chance Booster)」双加成道具,收益翻倍。
##
3. 宠物与道具
动物本能(Animal Instinct):提升战甲物品探测范围,避免遗漏容器。
搬运信使(Fetch):自动吸附掉落物,减少拾取时间损耗。
关键注意事项
1. 组队效率:4人队伍中至少包含1名Nekros或Khora,叠加掉落增幅效果。
2. 任务中断策略:在指数之场等高强度任务中,若队伍输出不足,建议在累计5000融合点后及时撤离。
3. MOD分解优先级:优先分解重复的常见MOD(如「抵近射击」),保留稀有MOD(如「分裂膛室」)用于交易或自用。
4. 版本动态调整:关注更新日志,部分任务(如防御地图Hydron)可能因敌人等级或掉落表变动影响效率。
结语
融合点积累是星际战甲长线养成的核心环节,玩家需结合自身装备水平与游戏阶段选择最优地图。对于新手,建议以木星Io为起点;后期玩家则可深耕仲裁任务与深层挖掘。合理配置战甲与资源加成道具,配合高效的团队协作,可大幅缩短MOD强化周期,快速提升战力上限。
内容灵感来自(游戏百科攻略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