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人作为经典的前排推进核心,凭借其稳定的坦度与低廉的圣水消耗,始终在天梯与锦标赛中占据重要地位。将从圣水效率优化、卡组协同逻辑、攻防节奏把控三个维度,深度剖析巨人卡组的战术精髓。

卡组构建的底层逻辑
典型巨人推进卡组通常采用"巨人+后排输出+法术解场+防守单位"的四维架构。以经典版本为例:巨人(5费)、火枪手(4费)、女武神(4费)、小闪电(2费)、火球(4费)、骷髅军团(3费)、冰精灵(1费)、加农炮(3费)。这套卡组平均费用3.1,兼顾爆发与持续作战能力。
核心卡位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工:巨人承担主攻坦克职责,火枪手提供远程穿透输出,女武神负责地面AOE防御,骷髅军团作为高伤解场工具。法术组合采用"小闪+火球"的双打断配置,既能处理群体单位又可针对单体高威胁目标。建筑卡位选择加农炮而非地狱塔,强化了对抗野猪骑士等速攻流。
圣水管理的进阶技巧
1. 开局节奏把控
持牌质量决定首攻策略:若起手持有巨人+火枪手+小闪的进攻三角,可选择沉底巨人发起首轮推进。若缺乏核心组件,则优先用冰精灵过牌,将加农炮置于黄金位防御。特别注意避免在双倍圣水前投入超过7费的组合攻势,防止被对手反打时陷入圣水真空。
2. 防守反击的圣水转换
典型场景:敌方使用野猪骑士+火枪手进攻时,用加农炮拉扯野猪,女武神贴身消灭火枪手,此时仅消耗3+4=7费化解敌方5+4=9费攻势,净赚2费差额。此时应立即前置巨人发起反推,利用圣水差形成压制。
3. 双倍圣水阶段的爆发策略
进入双倍阶段后,可采取"巨人+火枪+冰精灵"的三段式推进。冰精灵的冻结效果能延缓敌方防守单位输出,为后排争取2秒关键输出时间。此时应预留火球应对对手的群体防守单位(如亡灵大军),确保推进链完整。
攻防协同的微观操作
1. 后排单位的保护机制
当巨人吸引公主塔火力时,火枪手的站位需保持4-5格距离,避免被范围法术同时覆盖。面对敌方龙宝时,可用女武神横向切入切断其攻击路径。特别注意法师、飞斧屠夫等AOE单位的处理优先级,必要时可用火球预判其走位。
2. 法术卡的时机掌控
小闪电的释放需达成双重目标:既清除哥布林团伙等低费人海,又重置地狱塔/电磁炮的充能。对抗X连弩时,火球应瞄准其部署完成前的0.5秒弹道,可实现建筑摧毁与操作者伤害的双重收益。
3. 特殊对局处理要点
环境适应与卡组迭代
当前版本中,电巨人、皇家野猪等卡组的盛行,促使传统巨人卡组需进行针对性调整。可将火球替换为雷电法术以应对女巫、电法群体,或携带治疗精灵增强推进续航。面对建筑大师体系时,建议携带毒药法术进行持续压制。
需要强调的是,巨人卡组的精髓在于"节奏压制"而非盲目强推。通过精准计算圣水差(建议维持在1-2费优势区间),在对手圣水恢复空窗期发动攻势。统计显示,成功推塔的局中有73%源自防守反击后的换路进攻,仅有27%属于纯主动推进。
巨人卡组作为经典的半自闭体系,对玩家的场面阅读能力与资源管理意识要求较高。掌握圣水循环的"呼吸节奏",建立"防御-赚费-反推"的正向循环,是驾驭该卡组的关键。随着天梯环境演变,建议在保留核心推进框架的基础上,动态调整2-3张功能卡以保持战术弹性。通过200-300局针对性练习,多数玩家可稳定达到6000+奖杯段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