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警察(This Is the Police)作为一款融合策略与叙事的黑色题材游戏,其核心挑战在于资源管理与道德抉择的平衡。其中,第178天发生的连环狙击事件堪称游戏中最具威胁的危机之一。玩家若未掌握关键策略,极易陷入警力损耗、舆论崩盘、最终导致游戏失败的恶性循环。将该事件的触发机制、战术应对方案及长期战略布局,帮助玩家突破这一关键节点。
狙击事件机制解析:理解危机的底层逻辑
在游戏进程中,第178天的狙击事件是多个前期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本质是一场系统性压力测试。狙击手并非随机生成,而是与玩家在前期剧情中的决策密切相关,尤其是涉及黑帮势力(如里弗斯家族、萨尔马克家族)的剧情分支。若玩家选择与特定势力敌对且未及时压制其影响力,狙击事件将成为敌方势力对警局的直接报复。
事件特点:
1. 多线程触发:狙击手会在当日不同时间段(通常为早、中、晚三个时段)发动三次袭击,每次袭击地点随机但必然覆盖城市核心区域。
2. 高伤亡率:狙击手具备一击必杀能力,普通警员在未受保护状态下死亡率超过80%。
3. 连锁反应:每次袭击失败将导致公众信任度大幅下降,若三次袭击均未妥善处理,将直接触发市长弹劾剧情。
战术应对:精细化部署与资源调配
1. 警力预分配策略
狙击事件的核心破解点在于时间差利用与精锐警力保留。玩家需在事件发生前24小时(即第177天)完成以下准备:
保留至少3组SWAT小队:SWAT队员的防弹装备可抵御狙击手攻击,每组需包含1名谈判专家(用于拖延时间)和2名突击队员(负责突袭)。
调整常规巡逻配置:将普通警员集中部署至非核心区域(如工业区、码头),降低其在狙击事件中的暴露风险。
启用"待命模式":在事件当日暂停所有非紧急任务(如交通执法、邻里纠纷),确保90%以上警力处于可调度状态。
2. 实时应对技巧
当系统提示狙击事件发生时,需遵循"定位-牵制-歼灭"三阶段原则:
第一阶段(定位):立即派遣无人机小组(若已解锁)或便衣警探前往事发区域,锁定狙击手所在的建筑楼层。此过程需控制在3分钟内,否则狙击手将转移阵地。
第二阶段(牵制):派出谈判专家通过喊话分散狙击手注意力,同时命令SWAT小队从建筑后方渗透。此时需注意声东击西:在正面制造警车集结的假象,迫使狙击手将火力集中在错误方向。
第三阶段(歼灭):突击队员使用震撼弹突入房间时,必须确保至少有2名队员同时进入射击角度,防止狙击手通过换位反击。若谈判专家成功达成临时停火协议,可争取额外30秒部署时间。
3. 伤亡控制机制
若出现警员伤亡,需立即启动舆论止损程序:
通过新闻发布会强调狙击手的"恐怖分子"属性,将公众情绪导向对警方的同情。
在当日剩余时间派遣警员慰问受害者家属,抵消信任度损失。
向市长办公室提交"特别反恐预算申请",换取政治层面的压力缓冲。
战略布局:从根源上消解危机
狙击事件本质是游戏系统对玩家资源管理能力的终极检验。要彻底规避反复被狙的困局,需建立"预防-响应-恢复"三位一体战略:
1. 黑帮势力压制(预防阶段)
在游戏前100天内,通过选择性完成黑帮任务(如打击敌对帮派仓库)逐步削弱其武装能力。
与联邦调查局建立情报共享渠道(需在第60天前完成相关剧情),获取狙击手预备成员的监控名单。
定期突击检查黑帮关联场所(赌场、夜总会),没收其重型武器储备。
2. 警力梯队建设(响应基础)
优先训练谈判专家与狙击手,前者可降低事件伤亡率40%,后者能在对峙中实施反制射击。
建立"快速反应基金":日常任务中截留5%-10%的现金收入,用于紧急购置防弹衣与战术头盔。
实施警员轮休制度,避免关键警员因疲劳导致行动失败。
3. 政治资本积累(恢复保障)
在事件发生前确保市长支持率不低于65%,可通过完成其指定的"特殊任务"(如镇压罢工)快速提升。
与媒体主编建立秘密联系,通过选择性泄露情报引导舆论走向。
在警局内部安插"替罪羊"角色(如腐败副局长),必要时转移公众问责焦点。
高阶技巧:逆向利用事件机制
对于追求完美通关的玩家,可尝试风险对冲策略:
故意放任一次狙击袭击:在确保SWAT小队完好的前提下,牺牲少量普通警员以触发"殉职抚恤金"机制,从而获得保险公司的巨额赔付(需提前购买警员意外险)。
制造"英雄警员"叙事:安排高魅力值警员在事件中"侥幸生还",通过媒体炒作将其塑造为市民偶像,可永久提升5%-8%的公众信任度。
反向勒索黑帮:在成功化解危机后,以掌握的证据要挟敌对帮派支付封口费,将此事件转化为持续收入来源。
第178天的狙击事件绝非孤立挑战,而是检验玩家是否理解游戏深层规则的试金石。通过精准的战术执行、前瞻性的战略布局,以及对人性和体制漏洞的巧妙利用,玩家不仅能化解眼前危机,更能将此事件转化为掌控全局的转折点。记住,在这座腐败与暴力交织的城市里,生存的艺术在于将每一次致命威胁,都变成巩固权力的垫脚石。
内容灵感来自(最强攻略吧)